福建漳州1500多家木材加工经营企业加速转型

箫主编 2024-06-14 20:40:35
南林研究生 鲁班园副主编

近年来,漳州市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,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,持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,牢固树立和践行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理念,不断挖掘集体林地价值,创新引领设计了一系列改革举措,构建“机制活、产业优、百姓富、生态美”的有机统一,探索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新路。

纪元弯曲查看详情

近年来,漳州市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,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,持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,牢固树立和践行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理念,不断挖掘集体林地价值,创新引领设计了一系列改革举措,构建“机制活、产业优、百姓富、生态美”的有机统一,探索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新路。

01   创新适度规模经营机制,改出“机制活”

一是创新颁发林业地票林票。全国首创颁发林业地票,印发林业地票、林票管理办法,林农直接通过“两票”免担保质押变现,实现“资源变资产、资金变股金、林农变股东”,全市累计发放地票159.6万股、林票643.4万股,有效调动了村集体、林农出地合作的积极性,拓宽了村财增收途径,林地经营效益进一步提高。二是创新经营主体培育方式。出台《漳州市星级新型林业经营主体评选和补助管理办法》,积极培育新型林业经营主体,提升新型林业经营主体标准化建设水平,全市累计培育新型林业经营主体2017家、国家级林业龙头企业3家、省级林业龙头企业34家。三是创新资源互补合作经营模式。探索出“生产基地+加工企业+商超销售”“林农(种植户)+中央厨房+餐饮门店”等5种联合体模式,推动6家联合体互补经营。充分发挥国有林场在管理、技术、资金、信息等方面的优势,引导国有林场与村集体、林农开展合作,积极拓展托管经营、股份合作等互补模式,推动完成6个场村合作项目。加强森林资源休闲游憩、观光利用,促进花卉苗木、林下经济等林业产业向规模化、多元化、融合化方向发展,推动实现生态效益、经济效益、社会效益协调优化。

 

02   创新林业产业发展机制,改出“产业优”

一是做大花卉产业。引导自主分散经营向特色集群发展,建设海峡花卉产业科技创新高地,打造“百花村”漳州花卉交易中心、漳浦海峡花卉集散中心国家林业产业示范园区等产业发展中心,辐射带动全市3000多家企业发展。实施12个省级花卉产业发展项目,研发16个花卉新品种取得国家认证。2023年全市花卉苗木种植面积达34.87万亩,全产业链产值达399.71亿元,连续保持全省首位。二是做优林下经济。推广“法人+自然人”联营思路,创新“企业+合作社+农户”模式,持续推进南靖金线莲、巴戟天、平和牛大力、清明茶、漳浦铁皮石斛等林下经济产业发展。2023年全市林下经济经营面积220.7万亩、产值105.2亿元。三是做强木材工业。引导企业利用先进技术,实现人工操作向机械精密加工、占地晒板向智能烘干换挡升级,在全省率先突破旋切单板用地、干燥等“卡脖子”难题,提升林业新质生产力。创新龙头企业带动上下游产业模式,以西蝉木业带动鑫源祥木业、聚福木业等多家大型企业入驻平和西蝉木业产业园,引领全市1500多家木材加工经营企业加速转型,实现全产业链产值近600亿元。四是做活森林旅游。创新林场服务机制,在全省首推国有林场“一场一景”和“场村共建”活动,协同周边村开展林地规模化近自然经营,营造层次丰富、特色鲜明的休闲观光林区。依托森林资源优势,打造森林公园、康养基地和森林人家,实现资源和产业的优势互补。2023年全市吸引森林旅游2585.35万人,实现旅游收入253.16亿元。

 

03   创新森林资源利用机制,改出“百姓富”

一是变“绿库”为“金库”。在林业地票、林票基础上,探索衍生颁发林业碳票,组织开展漳州市林业“三票融合”暨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体系研究,在南靖、漳浦、云霄和龙海开展1.7万亩的绿色和蓝色碳汇综合开发试点,颁发全国首批林业数字碳票,完成全国首单林地征占用碳汇补偿试点(10万元)和全国**笔红树林司法碳汇替代海洋生态系统功能损失赔偿(100.65万元),构建林地林木“整体收储、综合开发、多效集成”的地票、林票、碳票“三票融合”模式。二是变“资源”为“资产”。发挥国有林场在生态、人才、技术等方面的优势,针对不同的立地条件和林分结构,科学编制森林经营计划,森林资源数量、质量得到精准提升,进一步夯实乡村生态本底。同时,根据上下游产业的联动效应,吸引木材加工、食品加工企业落户,实现“工业反哺林业”,助力林区人民增收,推动乡村产业振兴。三是变“村民”为“股民”。依托“漳州林业地票”改革的新路径、新机制,积极引导农户加入合作社,鼓励村民依法参与认购原始分配额外的林票,让租金变股金,村民变股民,确保村民能共享林地(林木)增值收益,实现村集体、村民与经营权人多方共赢。

 

04   创新森林质量提升机制,改出“生态美”

一是推进高质量储备林建设。科学引导速生丰产林树种结构调整,推广种植澳洲梧桐、大花序桉、红锥等珍贵用材林树种,木荷、火力楠等优良防火林带树种,培育珍贵木材资源储备。建设国家级林木良种基地2个、省级种子基地2个、省级珍贵树种造林示范区12个。二是实施重点区位林分改造提升。加强沿路一重山、沿江一面坡、沿海线一面坡、环城一重山“三沿一环”以及其他生态保护区等重点区位景观林建设,推广种植常绿阔叶景观树种,推进完成4272亩重点区位森林质量精准提升任务,促进林分结构与森林景观“双提升”。三是开展沿海防护林建设。以互花米草除治为契机,通过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等项目投入近2亿元用于九龙江口、漳江口红树林保护区生态修复(含退养)。结合松材线虫病除治、省三级保护桉树生态林改造等项目,采取松林改造、迹地更新、稀疏林地补植、基干林带断带造林、封山育林等措施推进防护林建设,完成沿海防护林建设5.59万亩。

信息来源:网络

提交表单

咨询产品或资讯
微信
朋友圈
收藏 +1
点赞 +1
评论